【邯鄲日報】連運河:植物提取賽道領跑人
時間:2025-02-08 17:18:13 來源:河北晨光藥業有限公司 點擊數:326

連運河(右二)對研發人員進行技術指導。李衛國 攝
在植物提取行業,晨光生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連運河是個響當當的人物。1月20日,記者見到他時,他剛剛結束一場經營分析會。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入選第五批國家“萬人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連運河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其中有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累計28項省部級以上的科技獎勵。在科研成果轉化領域,他擁有114項發明專利,彰顯出強大的創新實力。不僅如此,他還勇挑重擔,承擔了28項國家和省部級的科技項目,成為推動整個行業技術進步的核心力量。
從下崗潮中崛起,勇攀行業高峰
然而,誰能想到,20多年前,連運河卻是一家破產企業的下崗員工。 “大學畢業后,我本有機會捧上‘鐵飯碗’,但投身企業才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連運河說,上世紀末,他所在的企業倒閉,彼時,晨光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盧慶國還在曲周縣五金廠任廠長,剛接手一家瀕臨破產的小色素廠。由于連運河所學的化學專業與色素行業高度契合,求賢若渴的盧慶國果斷將他招致麾下。從此,連運河便與這位如兄長般的領導并肩作戰,在植物提取領域開啟艱苦的創業征程。 “當時,國內天然色素企業基本都是手工作坊式生產模式,工藝陳舊、設備落后,生產效率極為低下,全國年總產量不超過百噸。”作為這家日后成功上市企業的首位大學生員工,連運河在盧慶國的引領下,與團隊成員緊密協作,憑借集成創新與持續的技術改造,成功打造出世界首條連續化、規模化的辣椒加工生產線。溶劑消耗從每噸原料300公斤降至3公斤,生產效率提升百倍。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我國辣椒紅色素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從最初的不足2%,提升到80%以上。晨光生物的辣椒紅年產量,也由最初的三四噸,一路飆升至如今的上萬噸,產銷量占世界份額的70%。 “吃干榨凈”這一創新理念的萌發,源自連運河跟隨盧慶國出差途中的一次深入交流。“辣椒被人類利用已有400多年歷史,長期以來,人們用的就是辣味兒,在當時,色素和辣素無法同時提取,提取辣椒紅時,辣味素就被白白丟棄,盧總問我能否實現辣椒紅色素和辣味素同步提取?”連運河說,“我回答,能,一定能,并說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盧總當即表示大力支持,并鼓勵我大膽嘗試。” 連運河帶領科研團隊日夜奮戰、反復實驗,最終發現了一種非常適合兩種產品同時提取的溶劑。然而,新問題接踵而至,這種溶劑易產生過氧化物,存在爆炸風險。在盧慶國的支持下,連運河遍訪中科院、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北京頂尖科研機構,始終未能得到關于該溶劑能否安全使用的明確答復。直至在北京大學,一位博士提出色素具有還原過氧化物的特性,這讓連運河看到了希望。返回公司后,他帶領團隊繼續深入試驗探索,歷經無數次的嘗試與失敗,最終成功確定了一套安全可靠的生產工藝。采用該工藝,辣椒紅的提取率相較以往提高了4%-5%,辣味素提取率從35%大幅提高到95%以上,生產成本降低了近一半。 連運河不僅肩負著分管集團涉大健康產業的幾個子公司和研究院的重任,還兼任包括植物有效組分萃取分離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在內的22個社會職務。即便如此,他始終將科研工作置于首位。 “在葉黃素產品領域,從原料萬壽菊種子的培育、種植,到后續的加工提取,直至制成終端產品,能夠實現全產業鏈生產的,全球唯有晨光生物。”連運河說,他主導的“葉黃素酯系列高值化衍生產品制備及綠色生產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榮獲2022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大部分植物提取物都是很好的保健品原料,將產業鏈進一步延長,“做大做強保健品、中藥提取等大健康產業,為人類健康貢獻力量”,已被明確納入晨光生物的長遠發展規劃。 “連總不僅精準把握研發方向,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還經常為我們提供細致入微的指導。”中藥研究院研發主管徐美利博士說,“連總每周都會聽取各項目負責人的匯報,針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啟發思路,給予專業技術指導。我負責的輔酶Q10產品開發項目,曾在某一環節難以突破,連總指導我重新驗證相關條件,最終助力項目取得成功,噸料加工成本從4000多元大幅降至1000元。” “在健康產品行業,即便拿著望遠鏡,恐怕也難以望見天花板。”展望未來,連運河滿懷信心地說,“取自然精華,為人類健康”不僅是他個人的崇高追求,更是全體晨光人的神圣使命。
來源:邯鄲日報(2025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