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兩臺起重機緩緩吊起和工人們緊張有序的操作,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光生物”)營養藥用綜合提取項目的核心設備——平轉浸出器成功安裝到位,預示著該項目的進展邁入了新階段。
近年來,晨光生物專注于植物有效成分萃取、分離、純化及其應用開發,致力于通過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企業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銷售總收入從2019年的32.65億元,增至2023年的68.72億元。此次先進核心技術的應用將實現年產水飛薊素900噸、姜黃素900噸的產能目標。晨光生物總經理盧慶國說:“發展新質生產力,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只要堅持,我相信企業就能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晨光生物前身是一家不足20人的色素廠,在無資金、無技術、無人才、無資源的情況下,盧慶國帶領員工通過集成創新、技術改造,攻克了辣椒提取物連續逆流提取、帶柄提取等世界性難題,造出世界首條連續化、規模化、密閉型辣椒加工生產線。20多年來,辣椒紅色素年產量從當初3、4噸增長到現在的1萬多噸,占據了國際市場大半江山。 2010年,晨光生物把辣椒紅提取核心技術運用到整個天然植物提取行業,開始了小步快跑的“實驗室經濟模式”,開發產品從試驗室小試、中試、大生產“三步走”,到小試、中試、大中試、批量生產、規模化生產的“五步走”。產品從單一的辣椒紅發展到現在的天然色素、天然香辛料提取物和精油、天然甜味劑、天然營養及藥用提取物、保健食品、油脂和蛋白等六大系列上百個品種。 創新路上永無止境。過去,番茄紅素主要從番茄醬中提取,產量低且不易大規模提取。番茄皮渣里的番茄紅素含量豐富,卻被當作廢棄物白白扔掉。晨光生物用8年時間,攻克番茄皮渣“干法提取”番茄紅素工藝,取得工業化高效制備關鍵技術突破。在從番茄皮中提取番茄紅素的同時,番茄籽做油、渣滓做成飼料,兩項產品的收入抵消原料和人工成本,番茄紅素實現“零成本”,使這種“貴族產品”進入尋常百姓家變成可能,也為推進植物原料“吃干榨凈”綜合利用打下了基礎。 在“吃干榨凈”理念引領下,晨光生物對新品開發始終遵循分析原料成分、尋找具有開發價值的新產品的原則。如在甜菊葉、萬壽菊花渣中發現并提取出可替代抗生素的綠原酸、黃酮,為綠色養殖產業開辟新道路。 在晨光生物邯鄲廠區應用研發實驗室,研發人員正在進行火鍋底料試驗。“我們根據客戶需求,研究一種適合夏季食用,煮起來不渾湯、更清亮、讓人看起來更有食欲的火鍋底料。”研發主管齊立軍說,客戶的需求就是研究的目標。 近些年,晨光生物把焦點對準市場,傾聽客戶訴求,開展應用研發,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先后開發出火鍋底料專用辣椒紅、專用辣椒油樹脂、裹粉專用色素等多項應用型產品,并投放市場。比如,針對全球香精巨頭芬美意公司定制的一款專用辣椒油樹脂產品,晨光生物開發出全新的拌合型粉末辣椒油樹脂產品,客戶使用后,隨即又擴大了訂貨量。 走出去,在全球配置優質資源,是晨光生物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戰略思路。2012年,年加工能力3萬噸辣椒的印度晨光公司建成投產。此后,乘著“一帶一路”東風,晨光生物又先后建立了印度提取物公司、贊比亞農業發展公司等4家海外子公司。 “公司在贊比亞種植了3萬畝辣椒和3萬畝萬壽菊,去年投資3500萬元建成一條萃取生產線加工萬壽菊顆粒。”盧慶國說,我們將繼續擴大在贊比亞的辣椒和萬壽菊種植面積,朝著建成30萬畝原料種植基地目標努力。 在全球有資源優勢的地方開工廠建基地,靠技術、設備、原料優勢的疊加,晨光生物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6月份,晨光生物甜菊糖事業部MES系統正式上線。改造后的甜菊糖生產線,投料、萃取、濃縮、分離,再到吸附、解析、脫鹽脫色……一整條數字化生產線自動運轉。 在長達200米的大車間里,一邊是長龍似的拖鏈式浸出設備,一邊是有序排列著各種管道和罐體,甜菊糖苷萃取液在管道內被輸送到各個工序,車間內工人僅是輔助生產。誰能想到,之前這個車間需要20多人管理300多個參數,現在只需要3個人監控生產狀態。 “過去是人工操作閥門,比較粗放,一旦出錯,產品就難以達標,甚至不合格。”晨光生物車間員工蘇曉雙調出屏幕上的晨光數字化生產系統說,如今車間引入數字化生產管理系統,精準把控生產參數,產品質量風險大幅降低。在人員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系統啟動后,甜菊糖苷的生產率由原來的70%多提升到了95%,產能由過去的日產3.5噸翻到現在的日產7噸。 從2016年開始,晨光生物就提出了建設“黑燈工廠”的目標。經過8年的努力,目前晨光生物基本實現了“黑燈工廠”,每個車間兩三個人定期巡崗即可實現規模化生產。 “人最具創造性,人的價值應該體現在創新上,重復性的工作讓機器去做,會做得更好。”盧慶國說,“自動化、數字化為我們提供了新動能,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
來源:《中國食品報》(2024年07月31日02版)
河北晨光藥業有限公司 官網:www.suways.cn